日前,重庆永川的一位宝马车主自带配件引发的纠纷,在汽修行业又“炸圈”了。与以往类似纠纷不同的是,这起事件给行业带来更冷的寒意。为了方便陈述,我们暂且将事件中的汽修厂和车主称之为“永川汽修厂”和“宝马车主”。
宝马车主网购配件进店安装,修理厂因在报价环节存在疏漏,等到全部完工后,车主不认可维修费。双方协商未果,车主以修理厂超范围经营为由投诉至执法部门,要求修理厂赔偿2万,作为维修安全隐患的鉴定费用。
事件中,车主对维修厂的报价、服务流程以及合规漏洞都非常熟悉,如此懂行的车主进店,汽修厂如何应对更值得关注。
不满工时报价,车主投诉修理厂
根据视频内容,作者梳理了门店修理车辆故障的经过:
车辆高温后,门店首先检查节温器,但此时节温器刚好处于半开半合的正常状态;再检查水泵,没有发现问题;再检查缸垫,发现缸垫疵了,于是更换缸垫,车辆依旧高温;门店接着更换节温器,故障解决。
永川汽修厂老板讲述,这位宝马车主对自己的维修方案比较纠结,起初寻思花点小钱简单弄个全车漆就完了,后来又升级为高品质全车漆方案,再后来又增加了改装外观套件、发动机整备、底盘整备等。
维修方案最终敲定后,车主选择网购配件,修理厂帮忙取快递和安装,以及遇到不匹配的配件帮忙退换货。据悉,宝马车主主导维修方案,汽修厂只建议了极少部分,比如更换气门油封时,发现链条有点松动建议更换。
在此过程中,维修厂按照到货的配件逐一报价,车主则建议:工时费不用一处报一下,做了好多该让你赚的不得少。
正是报价环节的模糊,为后续的纠纷埋下了伏笔。最终,历时一个多月的维修,进入到结算环节,修理厂报价1.1万元,主要包含工时+少部分配件,如电瓶、机油、防冻液、集风罩、挡泥板等。
宝马车主认为价格离谱,不能接受。
虽然车主没有明确给出自己的预期价格,但是从他提供的一份报价单能感知一二。这是由一家奥迪专修店列出的报价单,工时费报价2700元。永川汽修厂认为2700元的定价实属疯狂,坚决否定。于是,双方进入极限拉扯环节。
宝马车主列出了7点“砍价”理由,针对汽修厂的收费方式、工期合理性以及服务体验等提出质疑,而修理厂则针对每一条理由进行了反驳。
双方协商未果,车主一气之下将汽修厂投诉至当地运管局,投诉理由是汽修厂不具备发动机维修资质,超范围经营。随后,运管部门转达了车主的诉求——怀疑车辆存在安全隐患,需要到有资质的地方去拆检鉴定,需要修理厂赔偿2万元。
截至目前,运管局对永川汽修厂开出限期一个月停业整顿的处罚。据修理厂透露,宝马车主目前不接受任何沟通。
倒赔两万,修理厂冤不冤?
这起事件引起行业极大的争议。
有观点认为汽修厂辛苦干活一个月,维修费拿不到,还要倒赔2万,甚至停业整顿,实在太冤;也有观点质疑汽修厂的工时报价与专修店的报价是否差得太多。
作者咨询了这家奥迪专修店的总部,得到的回复是:按照报价单所列项目,收取2700元工时合理。不过该报价单所列项目,与汽修厂列出的项目并不一致,因此拿2700元的价格去对比不合理(懂行的汽修人欢迎评论区讨论)。
值得关注的是,更多的汽修同行对车主的身份提出质疑。因为车主能够主导维修方案,网购发动机等复杂配件,还了解维修企业的资质,未免过于“懂行”。
这在车主给出的理由中有直观体现:
一是车主非常熟悉当地汽修厂的维修行情。
“工期过于拖延,发动机水管更换、气门油封、正时、涡轮油水管,油底壳计脚胶,合理工期2-3天,专修厂报价 4300含油水,一类汽修厂报价工时 2700元。(抛开)技术指标不去谈,你的服务没跟上,你要收取费用,永川同等级维修店更换刹车后片工时费有80有100有120的,(你)要价200。”
二是车主了解维修流程,重视体验。
“极差的服务体验,反复强调修理时完工拍视频确认,发发动机数据流确认故障是否清除,喷漆前把车内外先洗干净。”
当然,汽修厂不认可工期拖延问题,因为车主的维修方案一直在调整,且网购配件耽误工期。而对服务体验差的辩驳,却稍显无力。
三是车主了解维修企业常见的合规漏洞。车主向运管局举报维修厂超范围经营,这在行业内并不常见。
这起事件也暴露出汽修厂经营环节存在一些问题。
最突出的问题,莫过于网购配件客户上门时,工时费用和安装责任问题怎么落实清楚。虽然“自带配件”是老生常谈的话题,但事情真落在自己头上时,又有多少汽修厂能够从容面对呢?
懂行的车主开始“整顿”汽修厂了吗?
这起纠纷也让汽修同行发出感慨:车主越来越懂行,汽修厂越来越难受。
在他们看来,懂行的车主如00后整顿职场一般,开始整顿汽修厂了。
比如,车主发短视频吐槽、给修理厂贴标签的行为更加频繁了;车主自带配件,多方比价,甚至主导维修环节也变多了;更有甚者,如宝马车主这般,精准抓住修理厂的经营漏洞,直接投诉……
毋庸置疑,行业内确实存在一批经不起整顿的维修企业。
2019年,政府职能部门将维修企业的“经营许可”调整到“经营备案”,事中事后监管成为重点,其实对维修企业的合规经营提出了更高要求。但时至今日,从多个媒体平台可以搜索到,修理行业无证经营、超范围经营、环保违规、过度维修、使用假冒伪劣配件修车等乱象依然存在。
“天塌下来有高个子顶着”,不少修理厂存在侥幸心理,认为风险不会正好落到自己头上。殊不知,合规经营风险犹如一头“灰犀牛”,刚开始你觉得它笨重缓慢,不加以重视甚至忽视,等它冲到眼前时,发现应对已经迟了,带来的冲击超出想象。
有观点认为,懂行的车主增加,对汽修厂的维修流程、服务体验、售后保障等都提出更高的合规要求,对行业规范化发展是有利的。对于那些游走在“灰色地带”的汽服门店而言,只会加速洗牌。
封堵汽修经营中的合规漏洞,是修理厂的“生命线”,也是熬到最后的前提。
“我正在积极地补办我的维修资质。”永川汽修厂老板说到。
来源|AC汽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