社会变化越来越快,市场内卷越来越严重,汽修人的生存与发展充满了挑战,同时也潜藏着机遇。与其靠内卷熬出重围,不如破圈出新,让自己更有价值。
笔者希望能借几个小故事,与大家做出探讨。
01.
“乱拳打死老师傅”,技术再高没人买单
最近好友李老板遇到了一件头疼的事情:跟着自己干了快10年的大师傅提出要离职。沟通了好几次,大师傅还是想离开,也没有具体的原因,就是表示这行越来越没意思,干不下去了。
也有想过跳槽去其他门店上班,但靠抖音和自己师兄弟了解下来,同行现在要求技师们除了技术还要会销售,懂管理,能营销,收入待遇水平和自己的业绩挂钩。这同样是两难的境地,自己跳槽不一定比现在过的好。
可以说,技术虽高,但没有客户买单实现价值,导致不少汽修老师傅对职业产生怀疑。当技术和服务水平成为标配,不再可以作为优势呈现,而不管什么方式,只要能够开发客户,产值对应价值体现。
这正是2024年汽修人普遍面临的困境,因为我们除了技术特长以外,在其他方面很容易被别人压制性的超越。
02.
年初自信,年中无奈,年底焦虑
时代变化太快,过得艰难并非我们不努力,而是还没来得及适应就掉队了。现在的汽修人不管是员工还是老板,都面对着生存的压力,谁能接受现实并提升自己,谁就有继续从业的机会。
2024年接近尾声,不少门店回顾这一年来的经营情况,迷茫辛酸百味杂陈,收获和喜悦夹杂其中,这种“主次颠倒”的心态,从各季度不尽如人意的表现中蔓延开来。
笔者翻了一下自己的微信朋友圈,第一季度,可以说信心和能量满满。
因为增加了轮胎和底盘的业务,经常与上游供应商和厂家来往,他们对24年的市场规划依然是扬帆起航,下沉市场做终端。这对于我们终端个体汽修门店来说仿佛迎来了小春天,意味着我们可以拿到更多的上游资源来为门店的业务做增值,同时提高我们的收益。
但理想丰满,现实骨感,或许是经济下行车主消费能力不足,亦或许是平台和连锁更加疯狂的价格战内卷,再或是门店自己的经营能力不足,整个24年第一季度,大部分汽修门店业务量下降,还时不时遭遇车主自带配件投诉事件。
一时间汽修人要接受车主透过有色眼镜的审视,汽修工给车主说的话、干的活车主要再三核对才肯放心,以前那种车交给你车主就放心走了的场景越来越少了。
还记得门店一季度第一次月销轮胎168条的时候,店长开玩笑说咱们这些修理工是不是以后要转型做轮胎工了。看似玩笑,其实是汽修人的行业属性发生了变化,懂技术会修车只是从业的一项基本技能。
往前走,车主需要什么,车况需要什么,汽修人就要学习和提升什么。这一点从不保守固执,但也因此面临许多的压力和挑战。坚持下来,发现我们至少过的比原来好。
时间来到第二季度,期盼中的五一黄金周没有来,汽修人却遭遇了从业以来的最大挑战。
各渠道消息传来,4s店闭店跑路,上游工厂停工解散,连锁店降本增效裁员降薪,个体汽修门店一将难求。头部也吃不到肉了,甚至是早些年吃到的肉现在都一点不剩的拿了出来。腰部喝到的也是清汤寡水,面对新能源渗透率即将超过50%的现实,很多底部的汽修店连西北风都喝不上了。
从事燃油车业务的汽修门店遭遇了流量见底,利润冰点,同时还面临着各个平台和品牌连锁的围追堵截。
据不完全了解,第二季度整个郑州汽修门店的收入比第一季度环比下降了40%甚至更多。很多老板打趣,汽修人现在的主要工作不是修好车,而是作为清洁工在店里搞卫生,话里话外透露着无奈。
七月的风,八月的雨,从酷热的夏季到冰冻的冬天,24年的下半年,汽修人经历了冰火两重天。
前有同行遭遇淡季客诉堵门找麻烦,后有大批门店关停失业的惨状,重压之下,一年365天除了节假日,基本全年无休。存活下来的门店,换来的不过是勉强盈亏平衡,偶尔几个月生意略微提升,就算是对一整年忙绿的褒奖。
记得双11那天,店里的员工在核算自己24年的业务量。店长说今年的业绩去年环比提升20%,主要业务60%来自线上,40%来自老客户,大修机器的业务较去年少了很多,快修快保和轮胎底盘件增长了很多。明年我们需要持续在线上聚焦发力,同时线下周边3-5公里这个业务圈要继续深耕,这样我们才能赚到钱。
一位中工说,原本想着汽修工就是修车,做好了天天脏兮兮油乎乎的准备,没想到现在不仅要会技术,更多的时候是懂产品、懂项目、懂客户,懂营销,时时得注意形象。
“汽修已经不再是靠体力赚辛苦钱,还要像上学一样,动脑子不断学习,来挣给车主提供价值的专业钱。既要会修车,还要卖轮胎,既能换机油,还要拍抖音发朋友圈,不仅要直播还要做销售服务好,有压力但是收益和认知却提升了。”
的确如此,当市场需求发生变化,汽修人的从业技能也要随之优化提升。整个2024年,汽修人可以说面临重重挑战,深耕行业并不只有勤劳和辛苦这么简单,而是需要看清现状,结合自身特点,学习先进,走出一条属于自己价值变现的汽修之路。因为,挑战的背后往往存在着常人触达不到的机遇。
03.
行业变天,汽修人也要顺势而为
行业加速变革,煎熬乃至摆烂的声音不断。但依然有一部分汽修人未雨绸缪,提前踏中趋势,实现了价值跃迁。笔者了解到3位优秀的同行,与大家分享一下他们逆势向上的秘诀。
一位是郑州汽修圈中,以法系技术立足的大咖。
其经历了汽配城拆迁,保养大战,连锁混斗,天天价格战的诸多困境,硬是靠技术开辟出新的战场,车主和同行都慕名而来。
大咖直言:我们做技术的汽修人,一定要明白一个道理,就是技术变现。技术证明了你有变现的基础,但并不代表你有突出的价值。只有通过各种渠道,把技术优势转化成现实收益,才能实现所谓的价值闭环。
这些年,他先是通过法系专修,坚持做PSA烧机油和四轮定位两个项目,把客户从郑州做到河南,一直到新疆等全国各个地方;后来他利用四轮定位的特长,增加了轮胎业务,又适时开出了抖音线上门店。
于是,一个普通话都说不标准的汽修人,硬是天天拍抖音,发朋友圈,一步步发展到有了自己OE产品。通过在抖音开直播搞团购,凭借技术优势的支持,不断地在全国各地销售自己的产品,生意不算最好,但是这几年都是盈利的。
二是抓住了新媒体的风口生意,并做到了全国汽修人典范的“秀才”。“秀才”是我们取的外号,他曾是通用4s店实习生,后来做到技术总监。
大约在19年前后,那个时候抖音短视频刚刚在郑州火爆起来,我们两个在一起研究如何通过抖音这个工具把我们的生意扩大。
遗憾的是后来疫情来了,大家都不知所措,秀才当时就自费通过线上平台报了一个自媒体大学课程,20年一整年秀才说他把抖音的小助手,DOU+小助手从头到尾的课程视频学习了3遍,疫情在家就搞在线技术远程支持,疫情结束以后就联合通用渠道搞发动机、变速箱再制造,22年开始研究混动和新能源电机,到现在自己在郑州买了一个厂房,几乎每天都有来自全国各地同行的技术订单。
秀才说到自己的生意时,有些谦虚的自评:因为是搞技术的汽修工,不太擅长与客户沟通,只能自己坚持钻研技术,有想过开店,但是看看市场这个行情,感觉自己开店做车主的生意早晚要被竞争革命了,利用自己的技术专长,赚同行的钱也是很不错的。
说到现在,秀才表示:“真的感谢抖音,和那些网红大V不同的是,抖音直播给了我们这个依靠技术生存的汽修人展示技术的途径,我们不搞流量包装,只求把我的技术价值传播到全国更多的地方,提供我的价值,赚我应该赚的钱”。
三是一位跨界搞培训的汽修人。
笔者的同学,当年毕业以后一起去的汽配城当学徒,一起去的4s店干实习生,后来他在4s店留下来了,从车间技师做到车间主任,再后来又转岗去做了销售,做了店总,笔者则自己创业去汽配城开店。
分开后的几年再次相遇,他的认知和沟通就已经超越笔者,站在销售的角度,站在车的角度,站在经营的角度考虑问题是他当时最大的优势,后来他先后任职4s店和品牌连锁店管理岗位,也是在疫情期间,他把自己的从业心得通过管理和经营的方式整理成册,通过行业推荐传播获得了客观的第一桶金。
疫情以后,他就自己组建团队,通过汽车服务项目策划执行,连锁战略辅导,门店经营管理赋能等业务开辟了自己新的职业生涯,现如今也有了自己的办公室和业务团队。
因为市场业务的变化我们经常交流,敏锐的市场嗅觉加上扎实的汽车服务功底,又能生产出行业需要的培训价值,让人钦佩。
现如今,我们还在苦苦挣扎抱怨做车主生意内卷的时候,他已经改变赛道成为教汽修人如何做生意卖铁锹的人。
共勉各位汽修同仁,让我们携手前行,加油!
来源|AC汽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