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年1月,国家发展改革委、财政部发布《关于2025年加力扩围实施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的通知》。在最新政策中,国四燃油车首次纳入以旧换新补贴范围。
在政策调整之后,出现了两个主要预测:一是平均车龄较高的燃油车加速被淘汰;二是换购新能源车的比例增长,进一步提高新能源车渗透率。将近半年时间过去,以旧换新政策对于汽车后市场的冲击,已经有所显现。
在数据层面,全国汽车以旧换新累计补贴申请量已突破1000万份;今年1-5月,以旧换新数据同比超过去年,汽车换购的总数量和渗透率逐步提高,同时加速向新能源车倾斜。
在业务层面,新车销售变化势必影响售后格局,根据F6的数据,今年1-5月燃油车进厂台次持续下滑,同时,轮胎、自动变速箱油等品类出现了较大幅度下降,底盘相关业务遭受冲击;与此相对的是,新车,特别是新能源新车激发了新汽美业务,反而带来业务增量。
在市场层面,五线城市成为进厂台次唯一增长的市场,证明以旧换新政策下,大量平均行驶里程更高的二手燃油车,从一二线城市流出进入下沉市场,释放出售后业务机会,下沉市场或将成为新的争夺阵地。
对于40万汽服门店来说,以上三个层面的变化,将对下一阶段的门店生意带来决定性影响。
01.
国四燃油车纳入以旧换新之后
老旧燃油车加速淘汰
今年1月的以旧换新政策调整之后,行业的讨论声音颇多,大多数集中在老旧燃油车淘汰导致的业务下滑焦虑。将近半年时间过去,我们先从几组宏观数据,看看期间的政策推行情况。
商务部数据显示,截至5月11日,2025年汽车以旧换新补贴申请量达322.5万份,其中汽车报废更新103.5万份,置换更新219万份。值得注意的是,自2024年4月汽车以旧换新政策实施以来,一年多时间,累计补贴申请量已经突破1000万份。
我们可以从两个维度对比去年的情况。
第一,政策施行和未施行的对比。
2025年一季度,全国乘用车以旧换新市场总量279.3万辆,同比增量达到100.2万辆,增幅为56%。去年一季度处于政策准备期,并未正式施行,由此看出,汽车以旧换新政策,确实在极大程度上促进了车主置换新车的意愿和决定。
第二,新政策和老政策的对比。
2025年5月,以旧换新申请量达到123万辆,较4月的109万辆增长13%,近70%的购车是以旧换新,首购用户降到30%左右。这说明,国四燃油车纳入以旧换新补贴之后,汽车以旧换新的仍在提速,老旧燃油车加速被淘汰,并且进入两个通道,一是直接报废,二是流入二手车市场。
根据商务部的测算,目前,可申请补贴的旧车规模超过2500万辆,其中,国四首年汽车约1300万辆,国三及以下车辆约1200万。也就是说,今年新政策纳入的国四燃油车,带来了超过一倍的潜在置换车辆,预计全年以旧换新将带动销售额超2万亿元。
另外,新能源化的趋势也不容忽视,2025年以来,汽车以旧换新中,新能源车占比超过53%。在政策实施之前,国内新能源车渗透率不足40%;政策实施后,新能源车单月渗透率已经在2025年5月达到53%,预计全年突破55%。
另外,根据懂车帝和中汽中心的调研报告,置换消费者中,明确偏好新能源车占比达到65.3%,明确偏好燃油车的占比仅17.9%。
种种数据表明,在国四燃油车纳入以旧换新补贴之后,老旧燃油车加速淘汰、新能源车渗透率提高,已经成为确定性事实。
02.
底盘业务遭受冲击
新汽美迎来机会
以旧换新政策的实施,势必影响售后市场的格局。从进厂台次和产值等数据来看,过去将近半年时间,行业并未回暖。
根据F6的数据,今年第一季度,门店的台次和产值同比均下滑4%;4月份进厂台次下滑5%,5月份进厂台次下滑6%,连续几个月下降幅度在扩大;同时,传统燃油车的下滑幅度相对更高。
在服务类型上,以燃油车平均车龄为基础的维修业务,一季度同比下降3%;作为对比,2024年,维修业务产值及台次同比分别增长2%和4%。这说明燃油车老车释放的维修业务,已经从去年全年的正增长扭转为今年的负增长。
在产品品类上,底盘相关的减震器销量同比持平,轮胎销量同比下降5%,自动变速箱油销量同比下降8%。
众所周知,目前国内燃油车平均车龄超过7年,释放出来燃油车老车的机会,特别是轮胎/底盘的机会。一方面,车龄7年+导致轮胎/底盘进入更换高峰期;另一方面,轮胎/底盘是横跨燃油车、新能源车的业务。
然而,在汽车以旧换新政策驱动下,对轮胎/底盘业务带来两个主要影响。
第一,在燃油车维度,大量车龄较高的燃油车被淘汰,导致轮胎/底盘业务的整体体量下降,进一步加剧整个业务的价格战竞争,比如轮胎领域就出现了“699元三包轮胎”的低价+过度服务现象。
底盘则是对于设备、技术、人员、营销等方方面面提出了较高要求,业务投入成本很高,在竞争加剧的背景下,业务风险也相应提高了。因此,有行业人士认为,并不是所有门店都适合进入底盘业务,在这个阶段需要量力而行,不能因为底盘业务是增量机会就盲目投入。
第二,在新能源维度,新能源车的销量和渗透率不断增长,对于轮胎/底盘有正反两方面影响。
一方面,新能源车普遍比燃油车重,导致轮毂更大,轮胎更容易磨损,这对于轮胎的客单价和更换频次是利好,同时部分新能源车型还释放出轻改业务;另一方面,新能源车处于新车阶段,底盘维修业务还未兴起,需要等待3-4年时间。
总的来说,对于以燃油车维修为主的门店而言,国四汽车纳入以旧换新政策之后,冲击肯定比利好更为突出。
当然,在老旧燃油车向新能源新车过渡的过程中,也释放出来了另一个新增量,那就是新汽美业务,比如特斯拉带火改色膜等现象。
新汽美的“新”主要体现在三方面:一是年轻车主、女性车主带来的个性化需求,二是汽美横跨燃油车和新能源车,车型丰富度增加;三是新汽美还没有头部企业,大家都有新机会。
我们看到,行业中涌现了诸如膜家、膜度、车艺尚等贴膜连锁,爱车巧手等高端洗美连锁,哈贝卡等老牌洗美连锁也在加强汽美业务权重,另外还有诸多综修厂考虑增加洗美业务。
毫无疑问,新汽美是确定性增量业务,在年轻车主、女性车主、新能源车等因素作用下,提出了新的要求,从传统的“清洗干净”转向如今的“凸显个性”。
所以,对于新汽美业务的机会把握,门店的关键还是在于做好自身定位,形成技术和服务差异性。
03.
下沉市场将成为新的争夺阵地
在业务和产品维度之外,汽车以旧换新政策还在城市维度带来影响。
根据截至5月11日的数据,2025年汽车以旧换新补贴申请量达322.5万份,汽车报废更新103.5万份,置换更新219万份,置换更新的比例超过三分之二。
这批被置换的燃油车,大部分进入了二手车市场,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数据显示,2024年全国二手车交易量1961.42万辆,同比增长6.52%,交易额突破1.28万亿元。
商务部等14部门预测,到2027年,二手车交易量较2023年增长45%,将显著惠及四五线城市及县城。
在下沉市场,新能源渗透率较低,同时积累了大量平均车龄高的燃油车,释放出来的保养、轮胎、底盘等产值更高的项目,进一步放大下沉市场的燃油车售后体量。
目前下沉市场的供给侧格局是:车企-4S体系的力量薄弱,汽服连锁化程度较低,门店经营以本地创业者为主。
在本地创业者中,又大致分为三种类型:一是公车、B2B业务资源的门店;二是规模较大的一站式门店或综修厂;三是规模较小的夫妻店;当然,夫妻店肯定占据主流。
不过,随着下沉市场售后体量扩张,原有的门店格局不一定适应新的市场环境,因为消费端发生了变化。
过去,下沉市场的竞争相对封闭,产品、品牌、服务等与一二线城市存在一定断裂。如今,受到电商平台、短视频直播等影响,下沉市场的车主信息被打通,因此对于强品牌、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提出了新的需求。
正因如此,最近几年,除了原有的夫妻店、综修厂等门店形态,区域连锁和全国连锁也加入了竞争。在区域连锁中,兔师傅明确提出门店下沉战略,已经在河南下沉市场开了20家左右的门店。在全国连锁中,途虎去年启动“万镇万店计划”。
当然,在下沉市场走向连锁化的过程中,也面临几个因素的挑战,一位下沉市场从业者提出了四点观察。
第一,车主用车频次有所下降,同时对缺乏差异性、技术性的业务,价格敏感度其实更高;第二,熟人经济还是比较明显,车主只要对门店产生基本信任,不太会流失;第三,夫妻店虽然经营愈发困难,但只要能维持生活,不会轻易关店,生命力比较强;第四,员工的招聘和留任更难了,年轻人干汽修的意愿有所下降。
也因此,在政策影响下,下沉市场的燃油车维修体量进一步增长,同时也面临不少微观层面的挑战,更考验门店在品牌、形象、技术、服务、营销、管理等方面的能力。
这也是下沉市场争夺战的关键所在。
04.
40万汽服店的三个坚持
过去二三十年,在宏观经济、政策促进、新车销售等因素影响下,汽车后市场渡过了漫长的红利期,很多从业者也抓住了红利机会。
如今,在宏观层面,汽车后市场迎来了三大新常态:一是行业从增量市场转入存量市场和缩量市场;二是政策加速推动汽车以旧换新,延缓燃油车平均车龄增速;三是技术迭代促使汽车从汽油化转型至新能源化。
在此大背景下,40万汽服门店无疑面临转型抉择,例如从线下走到线上、打造个人IP、开发新的盈利项目、开展或储备新能源业务等。
当然,所谓的战略,就是有所坚持,有所放弃,并不是所有门店都有能力或机遇转型至新的业务,作者认为对于大部分门店而言,现阶段需要做到三个坚持。
第一,坚持燃油车业务盈利主力。
虽然老旧燃油车加速淘汰、新能源化速度加快,但是,中国燃油车保有量接近3.5亿,占比仍然超过90%,并且,深度养护和维修需求刚刚凸显出来。相比于洗车、保养等项目,燃油车老车释放出来的项目具备一定技术壁垒,也能更好地展示服务流程和体验,容易帮助门店建立差异性。
所以,除了少数专项门店,对于大部分门店而言,新能源业务应该定位于辅助型和储备型业务,核心精力应该还是放在燃油车上。
第二,聚焦基盘业务和客户。
在燃油车业务这一基盘之外,作者认为目前行业主要还存在三类基盘,分别是老客基盘、主项基盘、线下基盘。
首先,以燃油车为基础,门店的基盘客户,依然是老客户,而且主要分布在线下,线上主要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。
同时,汽服行业是本地化属性很强的业态,是社区店的经营逻辑,离不开周边3-5公里基盘业务和客户,只要有稳定的专业、效率和价值,基盘业务和客户一定能帮助门店生存下去。在保障生存的前提下,门店才有能力探索其他可能性。
第三,回归并坚守行业本质。
这几年,由于传统维保业务体量逐渐下滑,各领域价格战严重,很多从业者的经营重心放在红利机会上,比如争取新能源授权业务、开展各种网红项目等。这本质上还是想利用信息差、资源差来实现盈利。
其实,专业才是最大的行业红利。之前的文章中曾多次表示,汽车后市场已经从机会红利时代进入专业红利时代。
专业,本来就是一个行业的竞争本质。在增量时代,客户对于专业的要求可能不算突出;在存量时代和缩量时代,客户的要求水涨船高,专业能够帮助优质门店脱颖而出,甚至承接行业出清红利。
因此,无论市场大环境如何变化,政策如何调整,坚守行业专业本质的门店,将永远拥有一席之地。
来源|汽车服务世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