康众新闻 行业动态

保险公司与4S集团“互撕”:维持多年的合作利益链被打破了?

时间:2022-07-13   访问量:472


一场因4S售后工作人员殴打保险定损员事件正在上演“罗生门”。


7月11日晚,有部分武汉车主收到人保财险的群发短信称,该司已暂停与恒信汽车集团武汉区域合作,对于恒信集团单方面拆检、定损的结果,该司不予认可。


efffce621a65609b01d1144d8207bb64.jpg

图片摘自网络


 随后媒体求证,人保财险客服回应称“消息属实”,并表示是单方面暂停合作协议,因为人保定损员去恒信处理定损,会涉及人身伤害。


恒信集团旗下武汉恒信驰星4S店作为事件当事人,在早前接受媒体采访中否认上述言论,认为殴打说法是谣言,双方是因事故车配件“是换是修”问题产生分歧。


而后,恒信集团在12日回应称,打架事件属实,起因是员工长期遭受定损员辱骂并拖延定损。


13日,该集团再发声明,宣布终止与人保财险武汉分公司合作。


a5fb4787bd0817eee13496776e44fe2d.jpg

图片摘自官方微信


据了解,恒信集团旗下拥有300余家4S店,代理奔宝奥等品牌。在武汉地区布局了32家4S店,其中6家奔驰店、3家奥迪、3家宝马店。


令业内疑惑的是,这家4S集团的体量并不小,从保费贡献度上看,理应是保险公司的“座上宾”。如今,因一个定损员发生的纠纷,导致双方合作陷入僵局,是不是小题大做?


也有人猜测,双方可能存在更深层的原因,以至于保险公司牺牲客户利益来打压。只是,两大巨头“斗法”,受影响的是车主。



冲突起因 各执一词



根据多家媒体追踪报道的信息,梳理事情经过如下:


6月27日,一辆事故车进入武汉恒信驰星定损维修,该店售后工作人员周某通知了人保财险的定损员沈某。当天,沈某来到店里拍了车辆外观。


6月29日,周某将维修清单发给沈某。但沈某没有上传人保财险系统审核,周某催过两次仍没有进展。期间,事故车辆车主也联系过人保财险客服,但还是没有完成定损。


7月4日下午,沈某再次进店定损。周某回想起平时沈某在微信中多次辱骂过他,于是上前理论,双方爆发口角,最终爆发冲突。


7月11日晚,部分武汉车主收到人保财险分公司的群发短信。


7月12日中午,武汉驰星、奥龙等4S向客户群发短信称,"无论与人保财险武汉分公司是否合作,都将为所有客户提供完整的、满足品牌标准的事故拆检、定损、维修及理赔服务。"


7月12日晚间,恒信汽车集团发文回应:定损员曾辱骂员工并拖延理赔,员工为打人行为后悔。


7月13日下午,恒信汽车发布声明:无限期停止与人保财险武汉分公司合作。


但对于这次冲突的起因,两家企业各执一词。


人保财险分公司认为,该司定损员沈某与当事人周某因事故车定损标准没有达成一致,先是遭周某辱骂,随后头部遭殴打。因此,在定损员人身安全没有得到保障的情况下,决定暂停与恒信汽车集团武汉区域31家店的合作。


武汉恒信驰星售后工作人员在早前的采访中表示,事件起因是一车主事故后送至该公司定损维修,因某配件是换是修的问题,双方产生了分歧。该工作人员称,保险公司此举为了减少赔付成本。


“有些东西涉及到安全,按照厂家要求只能换新的,但是保险公司为了减少理赔成本,肯定要卡的。这个事情和打架没关系,打架是谣言。”


当然,也有另一个版本。


网传该4S店未全部使用原厂配件修车,人保定损员验件被阻导致冲突爆发。对于这一说法,恒信驰星售后工作人员表示:不可能,4S店只有原厂配件。


有业内人士认为,对事件抽丝剥茧,定损员被打或是导火索,因赔付成本问题产生的利益纠葛才是两家企业斗法的根源。



孰对孰错 众说纷纭



对于两家企业之间的“冷战”,AC汽车整理了多家平台的用户评论,大致分为以下几类:


一是控诉4S店在售前与售后端都存在违规行为。


一位网友贴出了例证:2021年8月30日,有顾客在武汉恒信奥龙4S店被员工群殴。视频画面显示,顾客在店门口举“交定金不给 无良商家”条幅。恒信集团对此回应称:已报警处理,正在调查。


此外,还有一些网友列出了在4S售后遭遇的过度保养、过度维修经历,因事实经过难以求证,在此不一一列举。


二是质疑保险公司的做法欠妥。


“动手打人确实不应该,有问题纠纷可以报警协商解决,单方面发出这样的告知短信,你把客户的权利放在哪里?”


三是站在用户角度对两家企业的行为提出批评。


“因员工个人事件,直接单方面上升到企业层面,甚至让消费者买单,这跟夫妻吵架拿孩子来做牺牲品有什么区别。”


四是对整个保险行业与4S店之间存在的“黑色利益链”进行批判。


“以前定损员是个肥活,可以从门店那里拿到很多回扣。但现在有的修理厂和4S店扩损太厉害,风险都由定损员承担。修理厂或许还能给点回扣,但是有的4S集团凭借高保费,根本不拿定损员当回事,那定损员肯定也在扩损件理赔上卡的更严格。但现在有很多4S也要靠扩损赚钱,这样双方的利益冲突就很容易激化。”


站在行业角度,一位资深保险人给出了专业解读。


在他看来,这次事件应该关注两点:一是在理赔成本越来越高的背景下,保险公司一定会在高赔付重灾区的4S店端做一些文章。


“不管是人保还是其他各大保险公司,对4S赔付的监管、风控模型等做的越来越完善,基本杜绝了4S野蛮拆解等违规行为。”


二是燃油车销量飙升的时代,保险公司会更关注新车保费,但随着新能源车爆发,燃油车销量受到冲击,会导致以燃油车销售为主的4S集团出现保费下滑的情况。


根据他的推测,这次事件搁在以往不会发生,4S经销商其实某种意义上是保险公司的甲方。但现在双方撕破脸,根源还是利益驱使下的博弈,一方要降低赔付成本,一方新车销售下降,要靠售后赚钱,导致冲突一触即发。



双方博弈 难有赢家



今年上半年,发生三起行业事件,保险公司都站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。


3月份,杭州260余家修理厂集体对峙保险公司,诉求是向保险公司要一个合理透明的定损政策。


4月份,某地汽车行业发布《紧急通知》,“暂停牵头保险公司的保单”,要求保险公司“不得降低新车保费返点”。


再到这次,因单店个体行为演变成4S集团与保险集团分公司之间的对峙。


从这三起事件来看,保险公司与4S、修理厂的关系似乎走到破裂边缘。若按照正常逻辑推演,保险公司是买单方,4S与修理厂是服务方,三方应该抱团取暖,在服务好共同客户车主的前提下,实现共赢。


如今,三方的博弈却加剧,与设想的方向背道而驰。背后缘由也不难分析,保险公司承受越来越多经营压力,开始打破原有的利益格局。


比如保险公司在工时费缩减、配件折扣加大和推荐非原厂渠道维修等方面更为积极,明显冲击了售后事故车收入及利润。另一方面,车险实名制的推行,导致4S在续保优惠方面只能选择客户支付后进行返现的方式,加大了续保的难度。


科波拉汽车咨询创始人王浩表示,无论是4S店、综修厂还是保险机构,在市场萎靡、疫情冲击、行业内卷等多重因素的集中冲击下,均面临着以传统经营模式无法达成常态业务绩效的艰难处境。到这时,维持平衡多年的合作利益链,被撕开口子,行业内部平衡关系彻底打破。


‍“可能这只是一个开始,往后的日子会更难。”



作者丨流意

来源|AC汽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