康众新闻 行业动态

​销量腰斩、经销商退网,留给这7家合资车企的时间不多了?

时间:2023-04-04   访问量:169


在汽车行业价格大战燎原之势背景下,理想CEO李想近日分享了一个观点:


640.png


跨越鸿沟的理论,占比超过30%开始加速。对燃油车的进攻顺序是:第一步,二线的自主品牌、合资品牌、豪华品牌;第二步,一线的合资品牌;第三步,一线的豪华品牌。自主一线品牌会完成新能源的自我替代,超豪华品牌和超跑品牌不受影响。


而现实情况似乎正在逐一验证这个观点。数据显示:今年1月份车企市场份额占比,自主品牌提升至52.4%,日系车下滑至21%,法系车则低到忽略不计。


AC汽车整理了斯柯达、马自达、三菱、英菲尼迪等7家二线合资品牌近四年的销量情况,“销量四连跌”“被边缘化”是共性特征。


640-1.png


这场大规模的价格厮杀,很难有车企可以独善其身,但每家车企的痛点程度不同,而二线合资品牌的处境,显然更让人揪心。



传言不断与销量四连跌



近日,斯柯达公布2022年业绩,全球市场交付73万台,中国市场仅售出4.46万台。财报会上,斯柯达表示将会在2023年拓展印度和东盟新兴市场。


市场重心转移,这不得不让中国车主再生疑虑,斯柯达退出中国市场的传言会不会成真。


同样被传出“退出中国”的还有三菱、起亚、马自达和英菲尼迪。


日前有自媒体消息爆料,某日系合资品牌即将退出中国市场,而其生产线产能将转作为同集团自主品牌代工。诸多媒体都将矛头指向三菱。


3月22日,广汽三菱针对“退出中国市场”传闻予以否认,并称公司正常经营,工厂也正常运转。


起亚3月份也被传出在华业绩下滑、陷入资不抵债的困境。马自达日前发布在中国市场停产销量低迷车型的通告,不少分析认为马自达败走中国,将进入倒计时。


尽管“斯柯达们”都对退出传闻做了辟谣,但这几家车企的销量连跌是掩盖不住的事实。


数据显示,2019年-2022年,斯柯达中国销量从27.8万台下滑到4.46万台;广汽三菱的销量从13.3万辆下滑到3.36万辆;起亚在华销量从28.9万辆下滑至9.4万辆。马自达销量从2018年的27万辆缩水至去年的10.76万辆。四家车企都交出了史上最差成绩,销量接近腰斩。


二线豪华品牌英菲尼迪去年仅卖出4237台;另一款法系豪华车品牌DS销量更是惨不忍睹,月均不足百台。


如此惨淡的市场销量,恐怕很难击退“不退出中国市场”的声音。参考讴歌、雷诺、宝沃在退出中国市场前惨淡的销量表现,如今二线合资品牌似乎正在重蹈其覆辙。



降价自救与保价刷存在感



事实上,2023年,主流合资品牌如大众、丰田、日产和本田等车企的日子也不好过,更何况二线合资品牌。


叠加3月车市“降价潮”冲击的影响,二线合资品牌可谓“雪上加霜”,在国内的销量可能会迎来五连跌。


最新销量数据显示,今年1~2月上汽斯柯达国内销量只有3662辆;相比去年同期,下降幅度高达66%。三菱、英菲尼迪月均销量也不足千台。


在东风雪铁龙近乎“自杀式降价”的打法下,斯柯达也于近日推出了限时优惠政策,最高优惠达5万元,以及3年8折保值回购等购车政策。


不过,优惠5万的斯柯达有没有市场竞争力,还需要销量来验证。而斯柯达目前需要解决的难题还有经销商退网。据其官网数据显示,经销商数量已不足百家。


在中国市场向来“高傲”的马自达,前段时间也传出降价大促的新闻,旗下阿特兹车型基本以低于7折价格销售。尽管后来官方澄清是员工价,不面向社会渠道,但马自达颓靡的销量已经到了不得不救的地步。


近日,马自达正式对外宣布换帅,毛笼胜弘将升任社长,中国业务部门大调整。同时,2023年也有多款产品上新,解决产品更新滞后的问题。其实去年8月,一汽马自达并入长安马自达,已开始自救,但能不能帮助马自达摆脱危机还需要观察。


降价自救的另一边,起亚却推出了限时保价政策,承诺车主从3月15日至3月31日购车,90天内发生降价可获得差价退还。


不出所料,起亚的保价政策遭到车主调侃,“不知道的以为起亚又行了”。其实,在此次降价潮中,起亚旗下多款车型已经身处其中,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,起亚的保价只是盲目跟风,对销量提升起不到太大作用。


无论是降价自救,抑或保价刷存在感,二线合资品牌的影响力已经被大幅削弱,这些合资品牌面对日新月异的中国车市以及新一代消费者,也不得不放下曾经的骄傲。


值得一提的是,“放血”大促并不一定能带来销量提升,反而会伤害品牌形象。而形象的崩塌,拯救起来要比销量难上百倍。



押注新能源还来得及吗?



在探讨这个话题之前,我们必须要认清一个现实,对于二线合资品牌来说,中国市场究竟还值不值得重磅加码。毕竟“东方不亮西方亮”,如起亚、雪铁龙母公司Stelantis集团去年在中国市场失势,但在其他市场却赚的盆满钵满。


目前,起亚明确了进军中国电动汽车市场的决心,最新发布的新能源战略中,制定了2030年目标冲击45万辆。


三菱与神龙汽车也相继发布了电动化战略五年规划;马自达计划在2030年纯电车产品占比40%。


最让人意外的是斯柯达,在2019年就推出电动车战略,但时至今日,斯柯达在中国市场尚未推出任何一款新能源车型。


对于合资品牌而言,如若不放弃中国市场,押注新能源赛道,就需背水一战。


中国市场数据显示,2023年2月,自主品牌新能源车渗透率45.7%,而主流合资品牌新能源车渗透率仅有3.1%。


可以说,在燃油车时代,自主品牌在夹缝中生存,来华建厂的合资车企风光无限;而在当下车市洪流中,活下来的自主品牌以及国产新能源品牌开始主导市场,合资品牌逐渐式微。


在这种情况下,留给斯柯达、三菱们的道路似乎更加明确了:一是真金白银加速电动化转型,而不是空喊口号;二是抢时间,要在中国用户信任体系崩塌之前挽回自己的品牌形象。


毫无疑问,2023年将是燃油车挑战巨大的一年。如果在燃油车领域受阻,在新能源领域又毫无建树,必将被市场边缘化,最终被消费者遗忘。


诚然,中国汽车市场已经进入存量博弈,总产能严重过剩,未来必将有一大批车企倒下,最终谁能在新能源新赛道上笑到最后,目前也还没到下结论的时候。



作者丨流意

来源|AC汽车